“谢谢你,同志。”
庄蓝穿的是白衬衣和蓝色长裙,脚上是小鞋,虽说有些旧和过时,但通气度高雅,人也长得漂亮,那年轻人也没敢小看了她。
庄蓝年看着眼前的城市,几乎没有楼房,大街上随可见标语和宣传画。沿街的墙上还写着各种宣传革命的标语,大街上到是骑着自行车的人,偶尔有几辆吉普车驶过,路上的行人也没有谁穿得花枝招展,全是黑白蓝灰这几种颜色的衣服。
庄蓝的书写速度又快又顺畅,似乎完全不用
机会,而顾青山去找农业局的战友,于是两人分开行事,约定到时候车站碰面。
庄蓝礼貌的:“同志,我想问一问出版社的投稿渠,还有你们收什么样的稿子,稿费是怎么算的?”
“同志,你跟我来一下,我这里有篇文章,你能翻译出来吗?”
庄蓝笑着接过来仔细看着,人文类,农业生产类的,散文诗歌类的,故事类的,种类很多,小说类的,津贴有几个等级,有3-6元/千字,据文章的内容质量进行评定。
庄蓝看到这津贴,还行,在这个36元万岁的年代,城里工人工资才一月36元,大米15一斤,白糖八一斤,猪肉六一斤,一万字的稿子可以拿到30-80元,这时候的农村人一年收入还不到50块钱。
时间还早,她参观了墙上的内容,停在了国际时事的期刊亭前。
年轻姑娘也注意到她了,最开始以为她看看就会走,结果她一站就是十几分钟,还看入了神。
“世界上首位电脑键盘输入字母成功了,是斯夫・沃兹尼亚克研发的,这是电脑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事件……”庄蓝为她解答。
庄蓝一路从汽车站问到了出版社的位置,还好离得不算太远,这是一幢两层的小楼,典型的苏式建筑,门口的牌子上写着“人民文学出版社几个大字”。
庄蓝跟着她进入了一楼内一个小会议室,女孩儿给了她一篇报纸及一张白纸。
年轻人上前站在她旁边:“里面讲的是什么?”要知这年懂外语的人很少,出版社之所以把国际期刊挂出来还有另外一层义,找懂英文的人。
年轻女孩儿则是一脸惊讶的看着她,她刚刚问只是试探,没想到她真会外语。
庄蓝看了标题,是人文类的翻译,她也没多问直接就在白纸上写起来。
庄蓝看了看时间迟疑了下:“我最多还有二十分钟时间就得走,你这文章长不长?太长的话恐怕不行。”
“同志,请问有什么事?”一位二十出的年轻女孩儿上下打量着叫住了她。
一楼大门前有几级台阶,大门开敞着隐隐可见几名工作人员在里面走动的影。
年轻人递给她一张纸:“这上面的稿件我们都收,这是投稿的地址,没有稿酬只有津贴,上面也写得很清楚,你自己看吧。”
这个津贴就是稿酬换了个说法,这个人人自危的年代,投稿的人越来越少,不敢写,怕言多必失,万一哪个字没写对,都有可能被扣个大帽子,可正是这种情况下,出版社可用的稿件也越来越少,只能变相的把稿酬弄成津贴,变相的鼓励投稿。
书外的她常年和英文打交,她研究材料学术文章都需要双语言发表的,相对于专业文章的翻译,这种人文类的翻译就更省心多了,不用去担心专业名词有没有用对。
庄蓝拾级而上,进入门厅里,门厅是一个小型的独立的房间,墙上的架子上摆着各种书籍及画册,还有些荣誉及奖项,以及领导人参观时留影画面。
年轻女孩有些失望,继续:“没关系,你先翻着,能翻多少是多少。”
她激动的对她说:“同志,你跟我来一下,我这里有篇文章,你能翻译出来吗?”
第十六章
庄蓝拿出纸笔记录了下内容。
听到庄蓝这么说,那小姑娘放松下来,眼前这女子也就二十三四的样子,但气场很大,刚刚让她恍惚的以为是哪里来的领导视察工作的错觉。